第十四章 圣人

九个月的匆匆而过,

此时的刘晋元正准备离开大唐的第十七个州城,也就是潭州主城——潭水城。

而今日,在巍峨巨大的潭水城城门口处,发生了一件百年难遇的奇事儿。

一整装的豪华车队在城门口驻足,而城门内外的所有空旷道路,几乎围满书生学子乃至达官贵族。

车队最后边的木质马车上,还依旧带着稚嫩的嗓音正在谆谆教诲:

“所以啊,我们要趁着年轻,多出去走走看看。”

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,不如阅人无数。”

“在一个地方待久了,心气儿也就没了,所谓井底之蛙,便是如此而来。”

“当然,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,去衡量别人的世界,这是不公。”

“以自己的标准衡量自己,规范自己的德性,不能要求别人,但能提醒别人,如此已然是最好。”

“这也算我临走前想说的话吧....”

刘晋元心有所感,叹息一声,随即合拢车帘,悠然离去。

“恭送先生!”

“恭送先生!”

“恭送先生!”

“..................”

万人齐喊,其声嗡鸣如龙,煌煌天威,浩然正气不绝于耳。

“哎....”马车上,刘晋元看着后方跟随而来的浩荡众人,摇摇头,心中无奈至极。

十二月的天已然有些凉了。

蝶儿拿来貂衣,披在他的身上,捂嘴轻笑。

“呀~又何苦叹息呢~”

“这不是我家世无双的公子,自己闯荡出来的名声吗?”

“可我怎么知道些许小事儿居然传的越来越夸张,我本意不是如此啊.....”

蝶儿将泡好的热茶递给刘晋元,随后边生着小暖炉子边慢条斯理的张开红润的小嘴,将自家公子所作所为概括了出来:

“出发第27天,您于湖州主城救治城主溺水而死的孩子,随后在此城停留七天,传下《假死之急救论》。”

“出发第69天,宁州发生大旱,死伤无数,易子而食,流民哀嚎,而您却觉得自己无法挽救,在车中枯坐了三天三夜。”

“再后来,公子从车中出来,亲自寻旱之源头。”

“花了整整半月,最终锁定主城一邪教窝点,用技巧大破他们的旱魁绝雨阵。”

“至此,旱灾顿解,那场下雨啊,整整下了三天三夜。”

“事后,您写下《防大旱六十一论》,《钻井论》,《造坝原理论》,《水车构造技论》,《初代水泥配方论》等等共十二册书,途中还被累晕了过去.........”

“出发第125天,您经过苄州一小城,发现里面人口众多,但夫子甚少,孩童好读书,却无读书之法,便给那些书生写下《三字经》,众人只听了一遍,就热泪盈眶。”

“可明明这是传世之作,却又被您写后销毁,说什么现代人不能屁悠爱(PUA),结果哪成想到那书生中有一人记忆超群,只是听了一遍就全部记下,广为流传。”

“出发132天,您听闻这消息,越想越气,遂快马加鞭返回苄州,当众踹了那书生一脚,却见那书生带众跪倒在地,向您整整磕了八十一个响头,称你为先生。”

“晚上休息时,公子又负气写下《百家姓》,《千字文》,说什么改改世界观,三本启蒙书要凑就凑齐,还说什么这世界的基础设定全是狗屎。”

“最后,您把这两本书丢在那入夜而跪的书生脸上,看着黑压压跪倒一片的读书人,沉默良久,拂袖而走。”

“出发第248天,苏州遭逢水灾,瘟疫肆虐,民不聊生。”

“公子又寻到那苏州城城主,给出《防瘟疫论》,《伤寒杂病解集》,《饮食健康安全论》,《外科缝纫技术》,还有那最让人震撼的《天花预防法》。”

蝶儿絮絮叨叨的说完,接过刘晋元递给她的茶水,无奈叹息:

“还有其他如今日这般稍小的事情便不多言了。”

“公子你离开长安九月有余,这苗疆之地连一半都还未到达,一路走走停停,只怕再这般传道受业下去,人还未到苗疆,就先成圣人了。”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