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预言未来三百年,老朱懵了

另一边。

朱元璋都是脸色一黑。

自己整天教训这小子好好读书,他都当了耳旁风。

现在这小地主几句话,他就要发奋读书!

这小地主说话比自己这个亲爹皇帝都管用是吧!

结果那边的朱棣还在那委屈:“这也怪不得我,我爹就没文化,我这是家传的。”

“这小子还敢赖咱?”

朱元璋差点忍不住跳出来揍他一顿。

你没文化就算了,还拉上你爹垫背?

咱虽自幼没那个条件,但造反后可是读书不停的!

他深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,比起教训朱棣,他现在更想知道朱桁的回答。

也许连他都没有注意到,此时他不知不觉之间,已经是被朱桁的言论给彻底吸引住……

而另一边。

朱棣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:“但我朝有陛下这位开国皇帝,才能天纵,他在为大明制定种种律法规矩,天下安定,说不定未来能有转机呢?”

在他看来,自己的父皇简直是无所不能的。

他面对朱桁的种种问题,一筹莫展,但也许自己的父皇能有办法?

而毛骧听到这里,则是连忙说道:“上位您看,燕王殿下还是心系天下的,虽逃课,但本质还是好的。”

朱元璋则是冷哼一声,脸色稍缓:“算这小子说了句人话。”

毛骧这才松了口气,今天这气氛太紧张,他都要憋死了,还好朱棣给朱元璋说了句好话……

结果……

只听朱桁嗤笑一声:“你又错了,你以为王朝周期律为何出现?当朝皇帝就是一大罪魁祸首!”

“上位息怒,微臣这就将此人抓来审问!”

毛骧听到这里,顿时脸色大变,立刻是起身说道。

“闭嘴!”朱元璋低声怒喝,怒视那墙壁,仿佛要隔着墙壁看透对面的朱桁。

“咱倒要看看,咱倒是怎么耽误天下了!”

而另一边。

朱棣也是又惊又怒的说道:“怎么可能!陛下励精图治……”

朱桁却是终于放下酒杯,抱着一碗蜜水,慢悠悠喝着:“励精图治又如何?一开始的出发点是错的,那走的越远,便错的越离谱。”

“总之,王朝周期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。”

“其中最大的一个方面,就是在当朝皇帝的主导下,天下形成了皇族居中,其他利益集团瓜分利益的局面。”

“我刚才所说的土地兼并,也都是这个庞大统治阶级,瓜分利益的表现形式而已。”

“皇权越稳固,统治阶级越庞大,百姓就越是难以供养。”

“最重要的是,他堵死了百姓们求生的最后一条路!”

说到这,朱桁那双醉眼之中,有可惜,有不甘,摇头叹道:“他不该实行海禁!堵死大明最后一条求生之路!”

朱棣简直难以置信:“海禁之策可是善策啊,怎么会堵死大明的路?”

“海上可有倭寇跟张士诚,陈友谅等余孽反贼呢!”

然而朱桁摇头笑道:“你只看到了倭寇跟反贼,却没有看到,大海上的广袤财富。”

“我问你一个问题。”

“宋朝疆域比大汉小那么多,百姓为何却比大汉富有?”

“有吗?”

朱棣一愣。

“有空真去读几本书吧……”

朱桁很无奈:“但凡是读过《东京梦华录》,你就会知道。”

“东京的百姓们,已经可以一天吃三顿饭,街上食摊遍布,平民为主要顾客的饭馆,旅店,应有尽有……”

“哦……”

朱棣顿时尴尬的一阵挠头。

自己识字倒是识字,但《东京梦华录》这种书自己怎么会看过……

“都是我爹请的那些先生没本事,净教我些没用的!”

朱棣似乎找到原因,满脸不愤的嘀嘀咕咕说道:“难怪我不爱上课,原来是他们教的有问题!”

“要是兄弟你给我当先生,我怎么会逃课!”

要不把朱桁弄回去当教书先生?

朱棣虽是醉意未消,却陡然冒出这个念头,越是琢磨越觉得可行,也许回头可以跟父皇说说……

跟朱桁聊天片刻,比跟先生读几年书的收获都多!

“闲书而已,跟四书五经不同,但其中却往往蕴含史书中不曾记载的东西,以后可以多看看……”

朱桁躺在摇椅上,趁着醉意闭上眼睛,一边慢慢摇着一边悠悠说道:

“这就是王朝周期律一个可能的破局之法。”

“没被汉唐摸到,却被弱小的宋朝无意间触碰到。”

“那就是开放海禁,跟海外诸国做生意,每年养活了大量商贾,因此宋朝商税在所有税收中的占比,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八成!”

“因此他们虽是土地兼并同样严重,百姓却能靠给商人打工勉强维生,你明白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