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屠龙术曝光,大明圣人出世

“啊?”

朱标一愣。

朱元璋起身,袖手而立,看向大殿之外,甲胄森严林立的侍卫淡淡说道:

“弱主才会限制不住党争,在咱手下,谁敢无限制党争,杀了便是。”

“但在此之前,只要他还能给咱干活,那便留下。”

“时间一长,留下的自然都是知分寸的。”

“那要杀多少官员?”朱标惊道。

“查到多少杀多少。”

“那要是半个官场,几万人都参与党争……”

“那就杀几万人!”朱元璋皱眉,叹气看向朱标说道:

“标儿,你什么都好,就是过于仁善,为君者既要有雨露君恩,也要有雷霆手段。”

“必要时,须得手狠心黑才行。”

“罢了,以后若真有党争的案子,你来处置!该杀多少杀多少,咱给你兜着。”

“儿臣受教……”朱标面有难色的应是。

朱元璋也只能无奈摇头,朱标作为皇位的继承人,各处做的都好,但心就是不够狠,大明担子这么重,他那仁善之心,未定能应对疾风骤雨……

无奈他性格都已经定型,没了改善空间,这也许是个隐患啊。

“起码如今土地兼并难题已解,儒家果然还是底蕴深厚的。”朱标却在旁说道:“儿臣恭贺父皇。”

然而朱元璋却摇头说道:“不可光看儒家,咱要的是有用之人,那朱桁虽被比下去,但还是有些才华的。”

“哪怕他不是你大哥,也可入翰林院,当个侍从顾问之臣。”

“用人之道,不可偏废,这才是为君之道,可明白了吗?”

“儿臣明白!”

朱标顿时恍然,连忙应是。

此刻……

另一边。

刘伯温走出皇宫之后,跟满脸春风的李善长等人告别,便是跟茹太素坐上马车,缓缓而行。

一坐上马车,茹太素却是一脸的欲言又止。

刘伯温却是笑了笑说道:“怎么,想问我为何在朝堂上一言不发?”

茹太素叹了口气说道:“陛下最后那句话,谁都能听出来,是跟您说的。”

“您往日不言也就罢了,今日这事可事关亡国之论,这平白让淮西那些人出了风头,淮西勋贵行事会更肆无忌惮……”

实际上,茹太素并非淮西或是浙东人,他是朝堂上难得的孤臣。

平日素来以“以平允称”,“抗直不屈”著称。

别人是谁赢帮谁。

他是谁输帮谁,目的只有一个,防止一家独大,把持朝政!

他如今也不由得开始为刘伯温忧虑。

然而刘伯温却是摇摇头说道:“我不说话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我看不透。”

“看不透?”

茹太素顿时一愣,疑惑道:“那抑制兼并之策,李公不是都想到了?您还有什么想不透的?”

“韩国公太低估这问题了,或者说,他是低估那提出问题之人了啊……”

“啊?这是何意?”茹太素满头雾水。

“我看不透的,不是土地兼并本身,而是提出这问题的人啊……”刘伯温看向窗外,面露思索之色。

“你发现没有?”

“条陈上的问题跟儒家学说不同,通篇不讲一个仁字,只讲问题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做。”

“简单,直接,切中厉害,一针见血,言的都是王朝兴亡,说的都是血淋淋的利害关系。”

“这完全是另一种学说,一种……跟以往所有学派都不一样的学说!”

茹太素顿时愣住:“那这到底是什么学说?”

刘伯温眯了眯眼睛,缓缓说道:

“杨朱学派,或是另一个名字……屠龙术!”

轰。

此言落下,茹太素如遭雷击,马车恰好一个颠簸,他差点跌坐在地。

他赶忙打开窗户,看外面车水马龙,行人来来往往,不曾有人听到。

这才稍松口气,连忙说道:“刘公,这话可不能乱说!”

屠龙术岂是人臣能言?

哪怕是刘伯温跟自己这种重臣,也承受不住这种罪名!

刘伯温却是嗟叹一声说道:“是啊,这名字提都不能提,也难怪这门学说会失传了……”

“罢了,那便说他是杨朱学派好了。”

“这我知道。”茹太素这才松一口气,却疑惑道:“拔一毛而利天下,吾不为也,这不是异端邪说吗?”

杨朱学派始自于战国时期。

创始人为杨子、告子、子华子……

说这些名字肯定没人熟悉,但说庄子跟荀子肯定有人知晓。

道家圣人庄子受其学说影响,儒家后圣荀子跟杨朱学派是生死大敌。

至于杨朱学派消失,也是因为儒家兴盛起来,将杨朱学派给彻底消灭在了历史烟云之中。

消灭的很干净。

干净到甚至儒家弟子们,甚至少有人知道这门学说。